深圳市漁樂水產有限公司
聯系人:鄧小姐
手機:13138516892/13189301608?
網址:www.ybhn.net
郵箱:274554398@qq.com
總部: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環湖路39號富璟花園2棟703室
分場:肇慶市四會地豆鎮竹頭崗漁樂水產分場
1、殺蟲殺菌:在水溫高于15攝氏度時,應在售魚前1個月有針對性的進行魚病預防,殺滅寄生在鰓上的寄生蟲等。孢子蟲、車輪蟲、指環蟲、三代蟲等寄生蟲感染率越高,在運輸中死亡率也越高。長途運輸后,部分魚在水面游動無力,呈缺氧狀況,第2-3天為死亡高峰,魚體體表缺少粘液,出現糙鱗、脫鱗片、出血、鰓絲發白。發病原理:a、鰓部因寄生蟲的寄生造成組織破壞、繼發細菌感染,形成鰓部病變。b、鰓絲淤血、出血引起血液循環不暢,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增高,長期如此可引起毛細血管壁脆化.c、鰓絲末端愈合、發炎、增生、棍棒化,鰓絲相對表面積減少,使鰓與水接觸的相對面積減少,通透性差,呼吸不暢,耐低氧能力差,長途運輸抗應激能力差,易缺氧死亡。d、鰓除了是魚的呼吸器官,同時也是重要的排池器官司,鰓組織的病變將造成氨氮的排泄受阻,血液中氨氮含量升高,將影響到魚體內滲透壓調節機能。當受到拉網、將影響到魚體內滲透壓調節機能。魚類的血流加快,血壓升高,形成毛細血管滲透性出血使肌肉充血或出血,嚴重的鰭條、腹部表皮或全身充血、出血。e、由于魚類的滲透壓調節機制因鰓和肝臟的病變而受到影響,可能造成在受到強烈刺激時粘液的再分泌功能能減弱或失調,從而出現糙鱗、脫鱗現象。
用顯微鏡檢查魚是否有蟲,如果有要徹底殺掉。另外因為蟲引起的鰓、肝病變,需要內服恩諾沙星+保肝靈+Vc+Ve。體質差的魚要在飼料中添加電解多維、黃芪多糖等營養調節劑增強體質,避免魚帶病運輸。
2、賣魚前必須保持水質良好。有些人認為賣魚前調節水質是浪費,這種做法風險很大。氨氮、亞硝酸鹽超標會使魚中毒處于危險狀態,拉網應激會雪上加霜,難逃劫數。缺氧浮頭后的魚體質往往要幾天后才能恢復,因此嚴禁在發生浮頭缺氧后拉網賣魚。
處于拉網應激興奮狀態的魚體耗氧量會提高3~5倍,水體溶氧充足,魚會處于安靜狀態,耗氧會也保持在較低水平,相反溶氧不足,魚會蹦跳不安很快衰竭死亡。在網箱中挑魚時要把增氧機拉近網箱開動起來,防止魚密集而缺氧。拉魚車水箱要在裝魚前就開始充氧,不要等魚全部裝好后再充氧。拉魚車要有備用充氧方式,防止充氧泵故障時手足無措。
水溫越低,魚的活動能力越弱,對氧氣需求也越少,運輸越安全。不過魚不能經受溫度劇烈升降,通常一個小時內,魚耐受的溫差不超過5℃。夏季拉魚車加冰時,要等魚裝滿后再加冰,防止與塘水溫差太大,造成魚應激死亡。
改善水質,拉網前潑灑光合細菌和葡萄糖,運魚箱內放光合細菌和葡萄糖也有助于運輸。
3、售魚前停食時間應不低于48小時,日常注意拉網鍛煉。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是在售魚前拉網密集鍛煉2—3次,每次1小時。網箱或流水集約化養殖的成魚,在裝運前最好在由無結(魚苗)網片做成的捆箱內暫養1—2小時。準備好必要的魚簍、網具、臺秤等售魚用具和工作人員,以確保魚能順利上市。
運輸魚出塘前必須經過拉網鍛煉,并集中存于網箱種6小時以上。也稱“吊養”,促使排除糞便及代謝粘液,避免運輸過程中糞便排出在桶里越多,代謝物大量分解,大量消耗氧,同時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惡化水質,降低運輸成活率。但由于魚苗體內儲存能量較少,不宜進行拉網鍛煉。運輸魚至少提前2天停食,使消化道完全排空。肉食性魚如胡子鯰,提前3-4小時停食,避免弱肉強食。食用魚及親魚,運輸前3-4天停止喂料,并經拉網鍛煉或者蓄養。
4、水質水溫:運魚的水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有機質含量少,水溫相對較低。因為水溫較高,魚的新陳代謝旺盛,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多,到一定的濃度后魚就會昏迷以至死亡??蛇x擇山泉水,一般池塘水不宜作運輸用水,原因是池塘水有機質多,生物數量多,運輸途中要消耗大量的氧。在運輸過程中,魚類不斷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和氨等代謝產物,加入天然沸石來吸附水中的氨等有害氣體。運輸水溫 為6~15℃,以10℃為宜。過高的水溫導致草魚呼吸作用加強,對水中的溶氧消耗比較快,不利于長途運輸。如水溫過高或在高溫季節運輸時,可以通過冰塊來調節水溫。冰塊以純冰為好,冰塊里不能含有如漂白粉之類的消毒藥物或其它化工物質等。否則,這些物質會對魚體產生刺激性影響魚體的活力。夏秋季高溫季節運輸魚最好在晚上進行,避免白天陽光曝曬。
5、運魚密度:運魚的多少直接關系到魚的生猛程度。一股情況下,運輸時間為2~3小時,可運700~800公斤魚/立方水體;3~5小時,可運500~600公斤魚/立方水體;5~7小時的,運輸量為400~500公斤魚/立方水體.
6、選擇性縮短運輸時間: 由于運輸容器體積小,承載能力有限,長時間運輸極易使水體中的理化指標超標,一般經過5小時左右的運輸,水中溶氧不足、二氧化碳增加、PH升高和氨氮過高極為常見,這種情況下魚體的應激脅迫時有發生。運輸時間應參照運輸當天氣溫、魚種的耐低氧能力和運輸密度,如銀鯧、黃姑魚和日本黃姑魚等活動性強的魚種運輸時間宜控制在6小時之內,大部分魚一次性運輸時間不宜超過12小時。在具體實施時,不應超過運輸時間上限,因為越是到運輸后期,應激脅迫發生的概率越高,此時若有應激發生,魚體死亡率可高達50%以上。因此,為了確保運輸安全,要嚴格控制運輸時間,如需作長途運輸,應采取過輸過程中及時更換容器水體或者建立運輸中轉的方式解決。
7、注意抓魚、運輸操作規范性:選擇在涼爽天氣時,盡量避開高溫期,采用柔軟且大小合適的網具,動作要輕緩,避免魚體損傷引起的體表出血、體內滲透壓失衡和呼吸頻率加劇等。從吊網將魚拉到庫邊,動作要輕要慢,避免魚擁擠摩擦受傷、應激。到庫邊撿魚時,網口要設大,順著魚的方向,用一只手將魚托起,順魚到裝有水的水桶中,避免用2只手抓住魚體,魚要扳動,會加劇魚的受傷和應激。整個裝魚過程,要輕,要快,魚不離水??刂茊蝹€容器的活魚容器的活魚數量,運輸密度過高容易產生低氧脅迫。在活魚裝入前,還要及時使用增氧設備,避免水環境因子改變過快,減少魚體應激反應。魚體體色變黑、呼吸異常和身體失衡等都是魚體受應激的表現,一旦發現有此類現象,應立即停止裝載,將活魚放回暫養池,并向池內注入大量新水,直至魚體恢復正常。
8、添加抗應激藥物
除以上措施外,還可以根據應激脅迫的作用機理,采用添加抗應激藥物方法,阻斷應激脅迫通路,降低應激發生概率?,F在的應激藥物主要成分為微量營養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礦物元素、免疫多糖、中草藥及氨基酸等,市售抗應激藥物有:應激靈、抗應激靈和VC應激靈等,有復合型液體和粉劑兩種。運輸前期在飼料中酌量添加抗應激藥物投喂(添加量為每千克飼料10克應激靈)或者在運輸時在水體中摻入適量抗應激藥物(每立方米水體添加10克—15克應激靈),具有削弱應激因子的影響、減輕運輸脅迫癥狀和增強機能免疫功能的作用,使機體適應新運輸環境,提高活魚運輸存活率,效果十分明顯。
9、在運魚的水中可加一些藥物提高運輸成活率
a、青霉素:每100公斤水加60萬國際單位。每立方米水體400—800萬國際單位,以防魚病發生和運輸中水質變壞。
b、硫酸銅:每100公斤水加0.05克。
c、食鹽:在水體中每立方加入3公斤食鹽,可以減少魚體表粘液產生,防止脫粘,避免粘液在運輸過程中敗壞水質。使水的鹽濃度達1·5‰,也可調節魚體內外滲透壓和防治魚種外出血及感染。
d、浮石粉:每立方水體加入10公斤浮石粉,可以吸附水箱中的氨,減輕氨中毒而出血發紅死亡。
10、活魚麻醉:
用藥物將魚麻醉,使其呈類似休眠狀態,不能游泳和跳躍,呼吸頻率減慢,代謝降低,耗氧減少,這樣可以大密度長途運輸活魚。選用藥物的原則是對魚藥效高;對人無害;易緩解蘇醒;價廉易購;使用方便,易溶于水;低溫下有效。麻醉主用于運輸魚種、親魚等,這里簡單介紹幾種在活魚運輸中的麻醉劑及其用法。
a、巴比妥鈉把活魚放入13.3×10-6的巴比妥鈉溶液內運輸,不久魚就呈昏迷狀態,腹部向上,呼吸減慢,不游動,在水溫10攝氏度時,能麻醉10多個小時,放入清水后5―10分鐘就能緩解蘇醒。
b、苯巴比妥納可按每公斤體重1.11毫升肌肉注射。魚經麻醉后,仰浮于水面,呼吸緩慢。如途中發現魚有跳躍沖撞時,表示藥量不足,應再予以注射適當藥劑,達到麻醉為止。用此法運輸,藥效時間可達8―20小時。
c、乙醚(或95%酒精)用藥棉沾乙醚(體重2-3公斤魚用0.5-0.8毫升)塞入魚口內,2-3分鐘后魚就麻醉,再將魚放入清水桶里或包在水草中或濕布內運輸,一次可麻醉2-3小時,效果亦好。
另外常用的還有MS-222、硫酸喹哪啶、丁香酚、2-苯氧乙醇等近30種,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MS-222(烷基磺酸鹽同位氨基苯甲酸乙酯,俗名“魚安定”),在美國、加拿大、歐盟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允許使用。丁香油被廣泛使用,主因價格便宜、麻醉效果好,也較安全。商品魚沒有明文規定能否使用,我們不建議商品魚使用,即使用了也要一段時間的休藥期,才上市。
11、關于飼料:如飼料中使用了過期、霉變、脂肪氧化的原料,其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如;黃曲霉素、醛、酮類物質等,會對肝臟造成嚴重的損害,引起肝臟病變。低質廉價的飼料,其中維生素的種類和含量大大低于魚類而求標準,維生素除了滿足魚的生長外,還具有抗應激和促進免疫的功能,所以在選擇飼料時最好選用規模較大、生產規范的大型飼料廠家生產的飼料,以確保高效、健康養殖。
由于一些飼料生產廠家的飼料中大量添加喹乙醇造成養殖魚類喹乙醇中毒,給許多的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使養殖戶心有余悸,每當運輸出現出血、死亡時就認定是飼料的問題,其實這兩種情況是有明顯區別的:喹乙醇中毒時在魚受到外界刺激時(拉網、稱重、裝車),馬上可見魚體全身或局部充血發紅,特別是頰部、腹部、鰭條及其基部充血發紅。在死亡時間上長途運輸的當天死亡率高,而因鰓病造成的死亡高峰在運輸后的2-3天。因鰓病而導致的運輸問題通過治療可以解決,而喹乙醇中毒幾平無法治愈。
推薦資訊
- 2019-02-25淺談淡水石斑魚苗孵化成功的幾個關鍵點
- 2019-02-25春季投放魚苗的防病措施
- 2019-02-23網站正式開通!
- 2019-02-23魚苗春夏季節下塘注意事項
- 2019-02-23秋冬季節魚苗管理注意事項
- 2019-02-23軍魚養殖注意事項
- 2019-02-23掌握活魚運輸十二要素,再也不用擔心死魚啦
- 2019-02-23黃顙(黃骨)魚苗育苗期的水質培育方案
- 2019-02-23花鰱魚苗養殖技術
- 2019-02-23金大頭養殖技術